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网站建设 » 正文

日媒称扫码支付被逆袭 “二维码鼻祖”要向中国取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2  来源:企业800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485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日前,据日媒报道,日本作为二维码中QR码的发明者,受到了来自中国二维码支付的“标准逆登陆”攻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日企正跻身向中国取经之列。 报道显示,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和瑞穗这三家日本大型银行集团将涉足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业务,力争 2019 年度完成实用化,并讨论成立二维码的企划开发公司。 实际上,除了日本三大银行外,日本通话软件LINE的“LINE Pay”已引入二维码结算,而另一款采用二维码提供在线支付业

日前,据日媒报道,日本作为二维码中QR码的发明者,受到了来自中国二维码支付的“标准逆登陆”攻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日企正跻身向中国取经之列。

  报道显示,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和瑞穗这三家日本大型银行集团将涉足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业务,力争 2019 年度完成实用化,并讨论成立二维码的企划开发公司。

  实际上,除了日本三大银行外,日本通话软件LINE的“LINE Pay”已引入二维码结算,而另一款采用二维码提供在线支付业务的产品“Origami”,目前已经获得大约 2 万家店铺的支持。 1 月 17 日,日本电信运营商 NTT DoCoMo 也宣布,将在 4 月开始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d 支付”。

  据悉,现在被微信、支付宝广泛采用的 “二维码”实际上是日本发明的QR码。 1997 年,丰田旗下的日本电装公司为实现看板管理系统的电子化开发出了这一技术。随后,日本诞生了手机摄像头和二维码,中国则利用二维码创造出巨大的商业机会。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 2017 年 10 月,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过 81 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之首。而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我国网络支付企业纷纷拓展海外市常为国人所熟悉的二维码支付,正被带到世界各地。

  日本只是众多受到中国移动支付影响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 2017 年,支付宝累计接入 36 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户。截至 2017 年 7 月底,微信支付已登陆 20 个境外国家和地区,支持 13 个币种直接结算。

    日本的Origami Pay还在采用二维码立牌这类“静态条码”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日本是QR码的发明者,但在二维码支付上,中国在近年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要快速追赶中国步伐需多向中国取真经。

  记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的二维码支付发展尚处于初期。例如,日本Origami Pay还在采用消费者主扫二维码立牌(静态条码)的方式进行支付,此种二维码容易被不法分子替换,植入木马、扣费软件,对用户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中国央行去年底发布的《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中,立牌类的“静态条码”因风险防范能力较低,被做出单日支付限额 500 元的规定,并鼓励使用安全风险防范等级更高的“收款扫码”方式,即收款人通过专业的二维码扫码机具,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上的动态条码实现支付的行为。

中国消费者在使用“自助式收款扫码”付款

    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微信支付、支付、银联等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中国广为采用的条码支付模式为“自助式收款扫码”,这种模式不仅符合央行“收款扫码”要求,安全可靠,且只需收银员在收银台上输入付款信息,用户自助打开手机付款二维码,让意锐小白盒扫描,就可实现支付,用户体验较好。

  “二维码支付的发展,需要政府、第三方支付机构、城市服务商、二维码支付设备生产商等多方推动,日本要向中国学习的还很多。中国企业也应该更多地走出去,帮助海外国家少走弯路,让移动支付释放更大的价值”,上述业内人士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站长之家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关键词: 二维码 扫码支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