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中国父母总是比孩子,难道西方不是这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1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581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标题:我向加拿大助教抱怨:中国父母总是比孩子!被怼:难道西方不是这样?不久前,一篇作者从欧洲回国后创业受阻的文章刷屏了。“在欧洲的时候,一切是完美的”,“没人会对

原标题:我向加拿大助教抱怨:中国父母总是比孩子!被怼:难道西方不是这样?

不久前,一篇作者从欧洲回国后创业受阻的文章刷屏了。

“在欧洲的时候,一切是完美的”,“没人会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 “年龄只是数字”,“婚姻不是标配”,“酷到没朋友的是DJ”,“月入一两万人民币即可自给自足”,回国后有种“强烈的陌生感”,“价值系统苍白单一”,“理科沙文主义”,只在意“权力、金钱、地位”,不关心“价值、美感、公义”。

最为扎心的一段莫过于:

“我在欧洲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无论他们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对他们正在从事的职业抱持着真挚的热情,都从中发现了无尽的价值和意义感……在中国,纹身师和DJ就社会的底层。”

文| 席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同样在国外学习、工作逾十年,我对作者身上出现的“文化休克反噬”十分理解。毕竟,从一种体系跳到另一种体系,谁都有点水土不服。

然而,如果认为西方社会无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在乎你大花臂、穿鼻环、当DJ、到处浪,无论干点什么或什么都不干都能得到亲友的鼎力支持,这真是单纯到缺心眼。再刻薄点说,这位小哥可能跟他的“朋友”不够深交,或是没有接触到自身阶层以外的社会。

毕竟,说几句政治正确的场面话很容易,具体到自己头上,谁心里还没杆秤。

借口“价值单一”、“时代苍白”、“意志绑架”、“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我有自己的非竞技性赛道”等等,来转移自责和受挫,打造内心的平衡。说到底就如同开篇作者那位朋友所言:不就是创业失败吗,别给自己加那么多戏。

1

“做喜欢的事,开心就好”指向的是愚蠢和毁灭

除了羽化登仙的北极圈,我发觉这些年来各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考量越来越趋于一致。那就是,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的挑选教育和工作,维护家族不向下跌落。

曾任百事可乐和大通银行副总裁的纽鲍尔说:“除非去上大学,否则你不会走上生活的上升曲线。今天在美国,教育是成功的关键。”连乔布斯把儿子生下来就送人的老妈都要求领养人签下协议:必须送孩子上大学。

在《穿Prada的女魔头中》,安妮·海瑟薇的父亲对女儿的秘书工作顾虑重重:“你拿着最低工资,给人跑腿、打杂、遛狗、看孩子、买咖啡,这是要闹哪样?”而女儿不得不一再给老爸打气:“只要坚持上两年,我就能拿到所有纸媒行业的门票。这事还是有前途的。”

本届奥斯卡大热影片《伯德小姐》中,思想开明宽容、绝非望子成龙的父母仍然对在超市做收银员的嬉皮儿子极之忧虑,因为:“这不是一项事业(that‘s not even a career)。”快言快语的妹妹更是直接告知:“如果你不把脸上这些钉钉环环摘下来,活该一辈子找不到像样的工作。”

太诚实了,我工作过的加拿大大公司就命令要求过不许有明显部位纹身,不接受大花臂。

在国外,“job”与“ career”是泾渭分明的存在。

在麦当劳炸薯条是job,加盟一间麦当劳是career;出租车司机是job,优步构架师是career;仓库管理员是job,物流经理是career。

在庞大的中产人群中,没有哪位家长真的不介意孩子一辈子从事终日重复、无关技能、没有上升空间的“job”,无一例外希望子女进入到上升通道清晰的career。

即便是在career行当中,也可以通过称呼感受到职业地位的细微差异。比如第一阵列中关乎人命的,含有“Licensed”前缀的医生、牙医、工程师、律师、建筑师,需要专业领域的学位+工作经验+执照考试才可获得。其次是前缀含有“Certified”的职业,比如中学教师、系统专家、投资顾问、产科助理,这些职位的入门资质相对低一点,但也是不错的行业。

此外,孩子要玩演艺、当DJ、搞电竞,家长同样会忧心忡忡甚至暴跳如雷。

在以反鸡汤著称的美剧《绝望的主妇》中,Gaby的漂亮侄女提出从高中辍学,去纽约做模特时,阿姨们各种讽刺脸。连上过时尚杂志封面的Gaby自己都表示:“我只是幸存者偏差而已。”

当迷糊主妇Susan交了新男友,对方的母亲得知她是童书插画师时一脸嫌弃:“这不是一个可以维持生计的行当。”

江苏卫视的综艺《世界青年说》,邀请了12名来自各国的年轻人发起热点讨论。

谈到家长是否应该无条件支持孩子的兴趣。颇具演绎天分的美国小哥孟天吞吞吐吐道:“我妈应该在我一门心思想去百老汇登台时阻止我。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会先去学一门工程,而不是表演。”一席话引得众人纷纷颔首。

美版知乎上,有大量类似“我爸妈认为电竞是不务正业,你们怎么看”,“我想当艺术家,可行吗”,“我想当演员,怎么入手”的问题。

高票答案虽然不会像知乎上那样对计算机和金融以外的专业全部劝退,但也清一色表示:你可以追逐梦想,但应知道无利可图(non-lucrative)之事不是职业而是爱好。

更有无数帖子建议家长把划船不靠桨的孩子踢出家门,让他们自己支付房租和上网费,感受一下真实的世界。

在“我们应该支持孩子们的任何职业选择吗”问题下,排名第一的答案是这样写的:

“不可以。”

做喜欢的事,开心就好。这句来自于50年代的口号已被证实不合时宜。人生注定艰难,一味鼓励指向的是愚蠢和毁灭。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去从事一项痛苦煎熬的工作,但你必须放宽眼界,评估时局,挑选一个体面、赚钱、市场价值高的职业。”

2011年,耶鲁教授蔡美儿的育儿著作《虎妈的战歌》在美国引起悍然大波,正是她击中了中产阶级家长们日益强烈的整体焦虑,那就是: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

2

鄙视链,不说,不等于没有

专业、行业与阶级之间的鄙视链,不说,并不代表没有。

《欲望都市》中,身为律所合伙人的米兰达提起在快餐店工作的男友史蒂夫,闺蜜们遗憾道:可惜他是working class。

《绝望的主妇》中,Bree的老公去打击情敌,套路是:我是个医生,你只是药剂师。

Lynnette的儿子高中毕业去屠宰场杀牛,Susan的女儿从医学院辍学当服务生,亲妈们的内心无不是崩溃的。

刚到加拿大时,我向助教抱怨:“中国父母总是比孩子。”助教一脸冷淡:“哪国不是这样?”

西方人不会赤果果讨论你的收入,但当你报出自己职业和社区时,一切尽在不言中。更别提美国、加拿大的小学、社区会将家长、居民的平均收入公开贴到网上。

上周,邻居太太跟我说,她决定重返职场。原因之一是受不了每当别人问起“What do you do for living”时半秒钟的沉默,尽管大家总是客气的接一句“好棒哦,你是home maker”, 这话说得同《逃避可耻但有用》中新垣结衣的主妇女友一摸一样。

再说说从众与独行。

我以前工作的公司,也算是家加拿大大公司。同事之间的各种评头论足,指指点点连我一个不怎么参与八卦的外国人都有所耳闻。

信奉不节育的摩门教同事家连生七个娃,而且不去学校就读,全部由太太在家教习。几乎所有人都在背地里议论这事“太不正常”。

处了十年对象的情侣结婚,男方老爹在婚礼上擦着眼泪说:“终于结婚了,我这是咬牙忍了多少年憋着话头不敢催啊。”

年轻会计师嫁给了自己的高中甜心做电工的小伙,送新婚礼物的时候资深会计师大姐拍拍她肩膀,“初恋是靠不住的,早结早离,姐就是一个教训。”

而国外婚恋市场的阶级压力同样显而易见,青年才俊在哪儿是抢手资源。部门的会计师弟才23岁就上赶着订婚了,对方是一位整形外科在读生。同事们各种打趣:“这是在姑娘上市之前抢先标注。”

至于西方的学科鄙视,固然没有“理科沙文主义”这么严重,但文科性价比低一直都是大家的共识。

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儿夫人》中,得知俄国文学系毕业的主妇女儿要离婚,作数学教授的老爸急的大叫:“我早就说叫你读个有用的专业!”

《心灵捕手》中,马特·戴蒙对着炫技撩妹的历史系学生一句话秒杀对方:“你花一万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块五就能在公共图书馆得到。”

谁心里还没个鄙视链,把西方的“政治正确”,表面上的有话不说当成真相,是不是太天真了。

“一切都是打开式的,不存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的所谓规范。”

怎么可能啊喂!

即使在国外,一把年纪再就业也是十分艰难的。Younger and Cheaper(更年轻更便宜)从来就是人事部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意味着你必须及早建立起一条高效、精准的职业通道,还得有好运气不要赶上2000年互联网崩溃,2008年金融业萧条,石油一跌跌10年的花式危机。

在被收看逾千万次的TED演讲《30岁不是新的20岁》中,演讲者Meg Jay提出: 工作以后再说,结婚以后再说, 育儿以后再说,连死亡都是以后再说,这是多么游离的心态。

Meg Jay说:“尽管听起来不那么政治正确,但二十来岁的确是手握筹码的年纪。当你把很多事情推迟到30岁才做,这意味着你要在短时间内展开一项职业,挑选一个城市,找到一个伴侣,而这些事情往往是不兼容的。”

此外,Meg Jay更公布数据:“在婚恋方面,超过一半的美国人30岁之前就和终生伴侣结婚、 同居、或者在约会。在事业方面,工作的前10年会对于你将会挣少钱有着极大影响。”

在这则视频的回复区,充斥着20出头的孩子们醍醐灌顶的感慨。由此可见,美国的年轻人同样是焦虑挣扎、时不我待的一群。

3

时代不会辜负任何人,作茧自缚的只有自己

无论自媒体如何渲染90后的中年危机,事实是,去年,调查机构Varkey Foundation发起了一项针对全球青年思想状况的调查。在本国是否宜居这一问题上,中国青年的净值为64%,超过阶级固化到心如死灰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29%的中国青年认为“只要努力工作,人人都能取得成功”,比世界平均的15%高出一倍。

被95后们干翻在沙滩上?那是必然的。

最后,在那本烂大街的《富爸爸、穷爸爸》中,有一段话让我颇为赞同:

“一些人在生活推着他转的同时,抓住生活赐予的每个机会;另一些人则埋怨生活的不公,却不知道生活也赐予了他们机会。”

《十三邀》让我们知道,建议邵逸夫拍一部英格玛·伯格曼式“不赚钱”电影的蔡澜,畅谈“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的罗胖,洞悉到生命荒凉底色的马东,同样可以达到庸俗的自由,世俗的成功。并没有在“对抗外界”、“守住自我”、“理科沙文”中纠结消耗。

这一切的前提是,保持精进勇猛,慎以清高和不屑作为对无能的回避。

时代不会辜负任何人,作茧自缚的只有自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