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新媒关注川航班机紧急迫降事件:迫降难度超此前同类事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5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67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标题:新媒关注川航班机紧急迫降事件:迫降难度超此前同类事故 参考消息网5月15日报道 新媒称,四川

原标题:新媒关注川航班机紧急迫降事件:迫降难度超此前同类事故

参考消息网5月15日报道 新媒称,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时,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在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后,该航班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航空专家认为,川航这次紧急迫降难度超此前同类事故。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15日援引中国媒体报道称,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一架自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驾驶舱挡风玻璃在高空中爆裂脱落,副驾驶半身给吸出窗外,但机长在低温、低压、许多仪器失灵的困境下完成备降,全机128人安全落地。有评论称,这是一次“史诗级的营救”。

中国民航西南局14日发布公告称,川航3U8633航班执行飞行任务时,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副驾驶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飞机挂出7700紧急代码,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飞机于上午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据悉此次涉事的空中客车A319客机,于2011年7月首次交付给川航。

中国媒体引述机上乘客的话称,当时飞机很颠簸,氧气面罩突然掉落,出现失重感觉,有乘客的粥撒出来,“以为自己要完(了)”,在等待备降时,很多乘客在哭,有人“吓晕、吓吐了”。

该航班机长刘传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此次备降“不是一般的难”,挡风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

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9754米),驾驶舱内气温是零下40摄氏度左右。

刘传健也指出,事发时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声响,当时副驾驶的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幸好他系了安全带。

报道称,在巨大考验前,刘传健组织机组安全返航,显示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飞机最终成功备降被认为是“史诗级的壮举”。

刘传健表示没有感到明显不适,四川航空昨天则在官方微博称,该航班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正接受治疗,其余27名就诊旅客未见明显异常。

另据《联合早报》网站5月15日报道,万米高空驾驶舱挡风玻璃脱落,航空专家认为,川航这次紧急迫降难度超此前同类事故。

报道称,关于此次事故的可能原因、未来调查方向等,中国军事评论员、航空科普作家田晨接受了采访。与机长刘传健的看法相同,田晨认为该事件不像创造“哈德逊河奇迹”的萨利机长,而更像1990年的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事故。“相比英国航班事发时5300米的飞行高度,此次川航事件难度更高。”他说,3U8633航班在近万米高空飞行时,时速800公里左右,在自动驾驶失效并面临-50℃至-60℃强低温、强气流的情况下,操作飞机完成降落,其迫降难度超过此前同类事故。

“我查看了当时航线,应该是迎着太阳飞行。而克服上述种种困难,依靠人工操作在十多分钟将飞机下降到3000米左右,非常了不起。”他说,由于高空氧气含量稀薄,飞机供氧仅能维持十多分钟,因此飞行员必须尽快完成下降。


5月14日拍摄的发生故障后准备降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的川航3U8633。新华社发(万赑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